廣東LED產業整體競爭力名列全國前茅,產業規模全國領先,并形成了以深圳市為龍頭,以廣州-深圳為主軸,產業鏈向軸兩側輻射延伸的格局。LED已躍升為珠三角新興產業——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經濟轉型,無論其名稱如何定義和演變,珠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升級,已經沒有了退路。產業依托無疑是這場持久戰的最大變量,于是,珠三角實現再突破的時候,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普遍的切入點。
在去年底,珠海宣稱未來將有至少3萬盞高壓鈉燈被替換為節能高效的LED路燈。記者注意到,這并非珠海的單獨行動,而是珠三角城市的一致行動:共建世界級LED路燈綜合示范區。
廣東省科技廳廳長李興華在珠海創建“廣東省綠色照明示范城市”工作儀式上強調:LED產業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而廣東省啟動實施“綠色照明示范城市”專項行動,就是充分發揮政府的示范和引導作用,通過大規模采用LED路燈,做大終端消費市場,最終拉動LED產業跨越式發展。
LED點燃微笑曲線
還是在珠海,一家民營企業的華麗轉身早已開始。德豪潤達這個當年的面包機大王,于2009年通過并購正式進入LED行業,先后在珠海、深圳、蕪湖建立了LED產業基地,總投資超過100億元,該公司稱:已經成為國內最大、規模最齊全的LED生產企業。
是不是國內最大也許不重要,LED躍升為珠三角新興產業卻是事實。
為世界打工的珠三角,盡管拿下了“世界工廠”的美譽,但是從來沒有得到市場的主動權,對外貿易的數據看似漂亮,但代工產品的大部分利潤被跨國公司拿走了。蘋果手機的利潤構成解釋了一個名為“微笑曲線”的理論:在產業價值鏈曲線中,附加值高的區域集中在研發和市場兩端,處于中間的代工制造等環節只獲得微薄的利潤,形成酷似微笑嘴形的曲線。
與上游企業相比,日夜勞作的珠三角地區,總是處于這個“微笑曲線”的底端。由此,我們就領略了金融風暴下幾乎傾覆整個珠三角的那場危機。
慶幸的不是風暴的結束,而是在風暴中找到了“微笑曲線”。在“轉危為機”的背景下,“LED”作為一種新材料、一場技術革命的前奏,給予了珠三角再次笑傲世界的機會。
據悉,LED半導體照明技術作為繼白熾燈、熒光燈之后的第三代照明光源,具有高效、節能、環保,使用壽命長的優勢,在全球范圍內,正被稱為第三次照明革命的標志性產品,其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有關資料顯示,目前照明用電占全球總用電量的19%,利用現有的LED高效照明解決方案至少可節約40%的能耗,可每年少排放5.55億噸二氧化碳。與此同時,LED僅在背光源這一產業領域,手機、數碼相機、電腦、電視等產品都要使用led顯示屏。2009年,中國電視機產量近1億臺,電腦產量超過1.8億部,手機產量更高達6.19億部。以此計算,LED前景可謂市場規模龐大,其未來的市場份額預計將達數萬億元。
廣東省情調查研究中心在其發布的《廣東LED照明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里指出:廣東省LED照明產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內產業最集中的地區,是全國LED的重要生產基地和貿易中心。目前,廣東省以深圳為龍頭的LED照明企業有2600多家,2009年全省LED照明及相關產業產值達310億元,占據國內LED總產值的半壁江山。其中,去年廣東全省LED封裝產量約占全國的70%,約占全世界的50%。
這顯然是廣東全面進軍LED產業的底氣。
分食億萬蛋糕的政府之手
去年3月26日,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將LED照明產業與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電動汽車產業一道列為廣東省重點發展的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這無疑是LED產業在珠三角地區大發展的政府布局,已經占據了國內LED市場半壁江山的廣東,也贏得了先機;更重要的是,廣東此次在LED照明產業起步的時間上并不晚,在部分技術領域甚至實現了與世界同步。
記者從《廣東LED照明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上看到,目前廣東LED照明在功率型封裝、LED道路照明應用等領域已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功率型LED系統級應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封裝和應用層面具有較強的國際影響力。
原本概念的東西已經相當具化,人們找到了人見人愛的“微笑曲線”,LED點燃了整個珠三角。可以說,廣東掌握了分配“億萬蛋糕”的主動權,珠三角各個城市也都開始了行動。
據了解,深圳從事LED照明技術及產品研究、開發、生產及應用的企業已達700多家,上下游企業占廣東省的70%左右。目前,深圳已有較完整的產業鏈和配套能力,去年深圳市LED總產值比前年增長35%,達到245億元,其中出口占總銷售收入的70%左右。
根據《東莞市LED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5年)》,到2015年,東莞的LED及相關配套產業產值將達500億元。《規劃》明確,將面向全球引進LED高端領軍型人才。
最新統計顯示,江門市LED產業在市政府陸續出臺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刺激下,2010年實現產值136.98億元,比上年增長44%。
有關調研報告表明,廣東LED產業整體競爭力名列全國前茅,產業規模全國領先,并形成了以深圳市為龍頭,以廣州-深圳為主軸,產業鏈向軸兩側輻射延伸的格局。這個區域涵蓋了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惠州等珠三角地區。
為搶占這項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地,廣東已經亮出三招:首先是參與直至主導制訂標準。2009年7月1日,廣東率先發布并實施國內首個LED路燈地方行業標準《廣東省LED路燈地方標準》。
第二招是政產學研緊密結合。目前,全省20多家LED龍頭企業發起成立了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省部產學研創新聯盟;40多家LED照明企業組成了廣東省LED產業聯盟。這為廣東省LED產業鏈的整合、完善與發展,提供了協作平臺。
第三招是建立科技金融結合的創新模式,助推LED產業發展突破資金瓶頸。
各自為戰
對于珠三角LED產業發展,廣東除了相關技術標準,基本上是放任各個城市進行充分的市場競爭。
作為高投入、高技術含量的新興產業,LED照明產業在起步之初最大的困難是用戶、企業和金融機構三者之間難以形成合力。因為,對于用戶來說,大規模改用LED產品一次性投入太大,不容易作出批量采購的決策;對于企業來說,沒有大規模的用戶群體則產品成本難以下降;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因新的產業領域信貸投放風險較高而惜貸。
而從LED產業來看,前景光明但技術瓶頸未破。目前雖然已形成了較完整的產業鏈,但廣東LED照明企業主要位于產業鏈的中、下游,在LED襯底、外延、芯片環節比較薄弱,處于價值鏈微笑曲線的中間部分。核心芯片特別是大功率LED芯片主要依賴進口。
有關報告指出,由于產業統一標準缺乏、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加之政府對中游環節扶持示范引導不夠,廣東LED照明產業盡管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但遠沒有達到其應有的影響力。
作為一種共性的問題,珠三角新興產業中的LED產業,首先表現在規模偏小,產業鏈不完備。其次是高端人才的缺乏,核心技術依然不足。第三就是本土企業總體規模較小,研發能力弱。更缺乏相應的公共服務平臺。這就需要廣東地方政府層面建設相應的技術研發和運用平臺,對企業進行技術支持。
為推動珠三角LED產業發展,廣東選定了兩個突破口,即重點突破“核心技術及裝備”和“產品推廣應用”這兩個關鍵端口。
很顯然,這兩個關鍵端口都需要由政府去啟動,特別是市場應用這一環。由此,記者觀察到了一種普遍的景象:各個城市都在一手抓技術招人才,另一手就是在政府所掌控的資源——公共照明上大力推進LED新技術。
于是,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都要用本地企業的產品,以拉動本地產業的發展。珠三角各城市在LED產業發展中的激烈競爭,會不會導致產能過剩?
在負責牽頭推動廣東LED產業發展的省科技廳廳長李興華看來,這并不值得擔心。他認為:現在還不是談過剩的時候,才有些苗頭就談過剩為時過早。
針對珠三角各地LED產業的“各自為戰”的現狀,李興華認為:我們不去做特定的分工,政府要做什么不一定搞得起來,不經意的地方就搞起來了。發展的過程不做過多限制和特意的規范,我們鼓勵發展,我們要用市場去把這個產業拉動起來。
他指出,珠三角LED最大的軟肋在于廣東省LED產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在核心技術和產品上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缺少“廣東芯”,這才是導致產業核心競爭力薄弱,無法掌握產業發展制高點和市場話語權的癥結所在。
更多相關: AV集成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