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業大學。
11月的寒風,在潮濕的湖南變得格外刺骨。
讓曾轅和小伙伴在大冬天趕來上課的,除了暖氣之外,還有新奇的智慧型探究課《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大三上學期,這門課一改過往,以一種探究研討的模式,走進了他們的學習中。相比過往的鴉雀無聲,他們現在更熱衷于站起來說出自己的觀點:“我認為……”
“學生幾乎都是00后,對新興事物接受能力比較強。”負責設計本課的湯老師,談起課程改革的初衷:“傳統教學模式、單一的教學資源,已經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
前兩年,學校便安裝了包括交互智能平板、錄播在內的信息化設備。但在湖南農大的老師們看來,這些還遠遠不夠。
2019年,12間多場景智慧教室建立。老師們發現難題有了轉機。以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為“試驗田”,湯老師率先展開了智慧型研討課的探索。
“老師需要不斷學習,接受新的一些技術,來提升教學能力,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湯老師說。
在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曾轅同學看來,首先發生變化的是預習。“之前預習,我們都自己去看書,知識點是比較散亂的。”過往的預習,讓他感到缺少重點和目標感。
如今打開希沃品課小程序,他就能提前收到課程資料。
這背后,其實隱藏著湯老師的課程設計原則:基礎理論知識、概念性內容,都在課前吸收。上課時,老師只需檢測學生們是否掌握,從而把更多時間放在課程的重難點講解上。
讓同專業的劉偉印象最深的,是課中提問模式的變化。劉偉認為,自己是求知欲很強的人,只要感到不對,便會刨根問底。可課中提問,往往會打斷老師講課,這曾讓他有些許苦惱。
現在劉偉只需要拿出手機,在小程序敲出他的疑惑,問題便會傳到教師端的提問箱。老師會根據自己的講課節奏,對學生的疑惑統一解答。
對于湯老師而言,除了提問解答,他還會通過希沃品課下發課堂小測,幾分鐘的時間,便能知悉每個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大家都懂的知識點,他就快速過掉了。
湯老師認為,團隊協作能力,是課程培養的核心能力之一。
而這也是他發起智慧型研討課的初衷之一:“我們期望利用多種多樣的課堂活動,如小組研討、碰撞探究、生生互動,來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因此,湯老師會在課中拋出一個具爭議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小組屏探討,互相說出觀點。
曾轅、劉偉和同學們激烈的討論,印證了湯老師的預設效果。“我們可以把自己的觀點投影到屏幕上,然后大家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觀點,然后去爭論誰對誰錯,最后統一一致的答案。 ”曾轅說。
劉偉表示,有時候自己的觀點不一定全面:“運用頭腦風暴這個功能,把我們自己的意見,通過手機傳到小組屏。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能看到別人的觀點,從而取長補短。”
真理,越辯越明。
湯老師的投屏總結,為熱烈的研討課劃下了尾聲。每個小組屏的結論,都一一呈現。
對曾轅來說,課后最想知道的,除了結論,還有自己的表現如何。“之前我們要知道自己的課堂表現,必須看老師手勢。比如你上課回答一個問題,老師就會在花名冊上,給你畫一個勾,你才知道自己平時分加了。”
現在,當堂課的互動數據,會直接在手機上匯總為一份課堂報告。“表現得不好,你肯定也不希望自己平時分低,就會下節課改正。”曾轅說。
或許曾轅不知道的是,每堂課結束,湯老師便會對全班數據展開系統分析。根據總體情況,持續改進教學方式;針對待提高的學生,及時予以鍛煉和鼓勵……
在老師們看來,新型智慧型研討課,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一個美好開始。
“高校一定要大膽用技術。”張老師說。疫情期間的“停課不停學”讓高校逐漸意識到,信息技術不能只停留在口號。
在年初的教育信息化研討會上,張老師也曾提出觀點:“我們需要通過密切地跟企業方來合作,將技術的改進與優化,直接跟教學實踐相結合,促進教學的升級優化,營造一種樂于教學、追求卓越教學的氛圍。 ”
對曾轅和劉偉來說,這樣的智慧型研討課,則是自己通往未來的“加速器”。
“現階段我希望我能學好本專業的知識,在未來的話,能將我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水利建設事業中去。”劉偉說。
曾轅的規劃,則是先考研:“我也是想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專業的知識。研究生讀完之后,把它運用到一些大型項目的建設之中去,使它更加穩定、安全地運行。”
殊途同歸。科技和教育,最終的目的地,也一樣。
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8 年,隸屬于全球知名的以顯控技術為核心的智能交互解決方案提供商視源股份 CVTE(股票代碼 002841),總部位于廣州科學城,營銷服務遍及全球。
面向未來,堅持自主創新,是視睿科技的長遠發展規劃。目前,公司 60% 以上為技術研發人員,擁有完善的自主研發體系,聚焦人機交互智能應用領域,圍繞觸摸技術研究、液晶顯示驅動、板卡設計、系統集成、軟件開發和工業設計進行項目研究與產品開發,產品服務涉及人工智能、互聯網、智能物聯等領域。截止2018 年 6 月 30 日,視睿科技已獲授權專利 934 件,其中發明授權共 114 件,母公司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業 500 強、博士后創新中心、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首批省級雙創示范基地(骨干企業示范基地)、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