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匯」,一個中國專業音響行業的“高端品牌”代名詞,一位參加過眾多國際盛會、重大晚會的現場實施和保障工作的設備供應商,一家不僅滿足于“請進來”,更希望實現“帶出去”的中國企業。
華匯音響顧問有限公司(下文以華匯代指)在“圈內”的底氣來自哪里?
那必然是其龐大且完整的進口高端產品體系,華匯手握一批進口品牌代理權,其中包括現代線聲源揚聲器的首創者法國L-Acoustics、現場數字調音臺引領者英國DiGiCo、世界領先追蹤系統加拿大品牌BlackTrax、電視播出領域全球頂尖的英國Calrec調音臺以及擁有前沿研發技術的實力媒體服務器品牌LightAct等十幾個世界著名品牌。華匯與這些進口品牌相輔相成,在致力于進口品牌中國化的道路上,它可謂是功不可沒。為此,筆者特地采訪華匯總裁陶建新先生,就華匯合作關系的維持、發展過程中的取舍、行業趨勢以及企業未來的發展布局,做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華匯音響顧問有限公司總裁陶建新
奮戰半年考驗企業“硬”實力
即便你沒有聽過“華匯”,你也一定看過這個項目。
2022年伊始,全世界的體育盛會——第24屆冬奧會在北京國家體育館“鳥巢”盛大開幕。極具中國式浪漫的震撼場景配合著大氣蓬勃的音響效果,傳達到全世界上億觀眾的面前,呈現出一場空靈、浪漫、現代、科技的開閉幕式。而這份鏗鏘有力的中國力量背后是一個個聲光視訊人的不懈努力,其中華匯就在該項目中擔任了一部分的音響系統設計、技術支持和現場保障等工作。
而面對著這樣的一份殊榮,陶總坦言,比起開心,過程中更多的是壓力。
最大的壓力就來自于這個項目的重要性,冬奧會現場音響系統既要配合現場表演和電視轉播,也承擔著觸發包括燈光、視頻、激光、煙花在內的各個聲光電工種的任務,必須保證萬無一失,絕對的零失誤。為了保障活動的零失誤進行,華匯與何飚老師團隊要在前期半年多的時間內克服種種困難。
收官大合照
何飚老師及其團隊合照
陶建新
(華匯技術支持)左起:李佳科、軒轅詩頌、趙浩志
左:王海東-主調音師 右:何飚老師
第一個難題就是設備的安全穩定問題,冬奧會開幕式在1月份,長時間的戶外低溫、雨雪和大風等氣候變化都在時刻考驗著設備的性能和表現。所以華匯的工作人員會在前期對設備采取一系列測試,以保證設備在極端環境下的正常運行。
比如溫度測試,租用冷庫車,將環境溫度調節到零下20度,以此模仿北京冬天戶外的低溫環境,測試設備在此時是否還能穩定工作;比如風力測試,嘗試多種喇叭的吊裝方法,能抵御八級大風只是對音響設備的基本要求。
▲冬奧會現場照片
除此以外,還有關于調音臺之間的多重備份方式、音箱吊裝受限于現場條件等諸多問題,都需要通過無數次的集體會議去磨合,再結合華匯技術人員的經驗,加上一些輔助的設計軟件,多輪論證,反復推敲,才能得出最后的方案,也是在現有條件下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冬奧會現場照片
能有幸參與到這樣一個國際性大型項目的制作過程,是對華匯技術、設備的雙重考驗,也是對華匯實力的絕對肯定。
精兵強將凸顯“王牌”效應
并非僅靠產品就能穩扎高端市場的。
華匯與L-Acoustics合作關系長達二十多年之久,其穩定牢固的合作形態在業內是十分罕見的。陶總表示,L-Acoustics和DiGiCo這兩個品牌廠家和華匯所簽訂的合作協議里面,沒有日期限定,意味著華匯可以長期持續代理這兩個品牌。這無疑是品牌對華匯最大的合作誠意以及滿滿的信任感。
▲華匯和L-Acoustics廠家合照
▲華匯和DiGiCo廠家合照
問及其中的門道,陶總回答,這都是源于華匯一直堅持誠信的企業文化,這20多年來華匯始終和品牌廠家之間保持誠信的溝通,實事求是,以事實去講道,以誠信去動人。直至目前,華匯于品牌廠家而言已不是簡單的中國代理商身份了,而是他們在中國的一份子。
從默默無聞到形成獨一無二的品牌符號,除了關系的維護,還需要在合作中懂得取舍。
市場有高中低端之分,一直搶占高端市場先機的華匯,必然也意味著要犧牲掉一部分的中低端消費者。對此,陶總表示,華匯和品牌是共命運的,是以共同模式的經營方向在發展。品牌自身的市場地位就已經決定了它的消費群體。而華匯的主要任務是鞏固當前市場。其次陶總認為現在還不具備品牌購買力的消費群體未來也非常有可能成為華匯的潛在客戶,畢竟品牌在成長,客戶也在成長。
但代理中端品牌,華匯也并不是沒有嘗試過。那時陶總也在思考,華匯究竟要做加法的產品代理還是做減法的產品代理;究竟是要代理品牌多元化還是選擇專注認真地做好兩三個代理品牌。在2017年的時候,華匯果斷做出取舍,在基于公司團隊的人員經驗和整體發展布局的前提之下,華匯選擇了一條最適合自身發展的高端品牌之路。
經過20多年的發展,華匯已成為了專業音視頻領域高端產品與應用技術的領航者,并積累了一批忠實的客戶群體。為了更好地給客戶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華匯組建了一支全國數一數二的專業售后服務團隊。他們人數眾多,占據了全公司總人數的60%;他們經驗豐富,且技術過硬;他們分散在北京、廣州、上海、成都、西安、杭州、香港、臺灣等各個不同的公司里面,如有需要,可隨時調動,組成一支強凝聚力的精兵強將。這就是華匯能承接類似于建黨100周年慶祝活動、冬奧會這樣重大型活動音響保障工作的最大秘密武器。
▲建黨100周年團隊合照
▲建國70周年團隊合照
搭建橋梁助推行業發展
華匯除了是進口品牌代理商以外,更是一家有著民族情懷的中國企業。
中國專業音響行業發展至今,國產音響品牌雖取得了一些進步,但和進口高端音響品牌相比仍然具有一定差距。反觀我國的舞臺燈光行業,國產燈光品牌從2008年奧運會上的初露頭角到2022年冬奧會上的所有燈具均是國產,迎來了質的飛躍。我們試圖從舞臺燈光行業中獲得啟發,并由此展望國產音響品牌的未來。
陶總稱:“國產音響品牌的崛起于我們而言是一件好事情,不管怎樣,華匯也是中國企業。立足當下看未來,這個課題也是華匯高層這幾年一直探討的問題。像舞臺燈光這種情況在音響行業短期內還不太可能發生,但是國產音響品牌崛起這一天肯定會來的,只是時間的問題。”
基于國產燈光品牌快速崛起的關鍵因素是因為燈光的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在LED光源高速發展的時間節點上,國產燈光品牌抓住機遇,迎面趕上這一點。陶總提出一個想法,如果國內的專業音響市場要實現大洗牌的話,這也許要音響設備發生本質的變化,在新賽道上國產品牌更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
在談及當前國產音響和進口音響的差距時,陶總表示,中國的音響制造工藝可能和進口的音響制造工藝這個差距并不是太大,但對于像沉浸聲、功放處理以及大型數字調音臺這些方面的技術還未完全達標。國產品牌想要獲取更大的競爭優勢,努力縮短差距就要國產品牌加強研發,掌握核心技術,突破發展瓶頸。
華匯在積極引進國際先進的音視頻產品和技術的同時,也讓國產品牌得以聽到世界級高端進口音響的音質音色,使其能有所借鑒、有所參考,進而推動國產音響的技術進步。
▲華匯產品圖
陶總真切地說道:“希望有朝一日華匯除了將進口品牌帶進國內的同時,也能實現將中國的民族音響品牌帶出去,讓海外的藝術場所掛上中國制造的音響。這是一個蠻大膽的想法,但我們確實有考慮過。”
順應趨勢布局企業藍圖
誰有可能引領專業音響行業下一個十年的發展?
“未來的3-5年,沉浸聲會發展得非常迅速,甚至未來的二三十年都將會以沉浸聲為主要發展方向。”
沉浸聲所要求的是所聽即所見,你聽到的和你所見到的是一致的。陶總還特地打了個比方,比如一個樂隊在演出,舞臺上樂器的擺放是存在距離的,傳統的左右聲道來源于兩側,這就導致多種樂器的聲音被壓縮至左右兩聲道發出,聽覺上聲音的方向、分離度、寬度、清晰度等自然感就不足了。另外劇情中的人物環境、空間是在不斷變化的,觀眾的聽感要與劇情中的環境結合,獲得身臨其境的聽感效果,沉浸聲系統的加入就是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讓觀眾在現場聲中聽出方向感,讓使用電聲的擴聲變得更自然、真實感。
沉浸聲技術在2016年由L-Acoustics品牌首創,2017年到2018年期間誕生了第一個運用案例——法國的狂人國。在中國的第一個運用案例是上海的大馬戲城。直至目前為止,L-Acoustics在香港已完成了四個沉浸聲劇院,在中國大陸已建成的有3個場地,正在建設的沉浸聲劇場有4個,將會在明年建成。包括今年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的開幕式以及建黨百年中的《偉大征程》也都使用到了沉浸聲系統。
L-ISA沉浸式劇院
香港葵青劇院
香港戲曲中心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
西九自由空間
上海SMG云中心
烏魯木齊文化藝術中心
建黨100周年《偉大征程》文藝晚會
第十三屆藝術節開幕式
華匯最近參加的給二十大獻禮歌劇——《山海情》的項目制作中使用的也是沉浸聲系統。這也是國家大劇院迄今為止首次在歌劇院中允許明掛喇叭。陶總表示,技術的革新會打破之前的傳統。以前要求暗裝,要劇院里面看不見音箱為好。但劇場歸根結底是觀演建筑,怎么樣使觀賞聲音達到最佳,使演出演員聲音感受最好才是關鍵。所以讓劇場真正回到劇場本身的性質,這也是華匯一直努力在推動發展的事情。
▲《山海情》項目現場照片
一件新興事物的發展,行業當中必然會出現質疑的聲音,不太容易實施、不易安裝、困難重重……對此,陶總的態度是,不管現有的條件因素有多艱巨,都無法阻礙這個先進科技且實用的產品發展,如同三十年前線陣列音箱剛出現的時候也并未得到所有人的認可,而如今幾乎所有廠家都在做線陣列音箱一樣。沉浸聲是一種技術方式的實現,從單聲道時代到立體聲時代,未來也一定會走進沉浸聲時代。
華匯一直致力于要把國外先進的技術引進來和國內的藝術相融合。公司現階段的布局計劃就是整合音響的沉浸聲系統、自動跟蹤系統以及視頻的跟蹤等專業技術,實現整體的服務打包,在賣產品的同時更要賣技術,提高自身的附加值。這也是華匯區別于其它純代理商的做法,正如陶總所說的:“華匯不是一個只賣設備的公司,更是一個賣技術、賣服務的公司。”
未來華匯將繼續做好橋梁作用,為中國市場及用戶提供世界領先的產品和技術,用先進的技術和服務傳遞中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