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前言】
上一次對喻董的采訪,還是在2019年全觸展,彼時,ITO、紅外觸控兩分天下,柔性顯示OLED獨當一面,而華科創智小小玻璃瓶內的納米銀材料,吸引了我的興趣,從材料到成品,都讓人驚艷,這樣一種新材料的出現到全面應用甚至全球化,還需要多久,心中難定。再次來訪,華科創智已經走向了世界。這樣的快速步伐,遠遠超出了我的意料。
“以中華之科學,開創智慧未來”這是華科創智自創立時給自己立下的愿景,對于華科創智來說,從“卡脖子”技術——納米銀觸控的突破,到將“中華之科學”全球化,勢在必行。盡管許多人認為,疫情是發展的攔路虎,而在喻東旭看來,在真正的硬實力面前,這只是一直“紙老虎”。
疫情三年,在華科創智外貿團隊的努力下,華科創智不退反進,從國內發展到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讓“中華之科學”挺進全球。本期智慧視聽“百家訪談”,我們邀請到了華科創智董事長喻東旭,為我們解讀華科創智的“逆行”之路,共論疫情之后的行業機遇,解讀企業在“疫后”新時代的振興之道。
技術驅動,“中華之科學”的探索之路
2014年,紅外觸控技術占領主要的大屏觸控顯示市場,ITO作為另一種獨具競爭力的觸控顯示技術,也從小屏向大屏延伸,與紅外觸控進行爭鋒。然而,無論是紅外技術,亦或是ITO技術,都是源自于海外的觸控技術。其中包括日本的材料技術、韓國的屏幕技術,都在世界的顯示技術中占據主導甚至壟斷地位。
技術被壟斷,相關觸控材料材價格水漲船高,導致的是國內觸控顯示行業發展受限。中國人難道真的不能進軍深水區?不能自主研發底層材料技術?這在當時以互聯網、房地產、金融等“賺快錢”的商業模式為主流的情況下,很少人去思考的問題。
喻東旭開始通過自己的專業技術,查閱各種文獻,喻東旭開始尋找最新的、具有變革力量的材料研發項。在同樣對“中華之科學”的執著追求下,喻東旭結識了正專注于納米銀線材料研究的溫維佳教授。
兩人在理念上一拍即合“應該做一點對國家有點標桿,有些貢獻的東西。”
經過探討研究,兩人決定,立足于溫維佳教授的納米銀線材料技術,進行市場化、產品化。盡管在這方面,歐美等國也做過一些轉化研究,卻沒有太過革命性的突破。這樣一個課題,充滿著挑戰,而一旦成功,則將打破技術壟斷。實現先進觸控技術的國產化替代與領航。
共同的情懷下,兩人開始了中華之科學的探索之路。
2014年,華科創智正式成立。喻東旭負責產業化、市場推廣和公司運營,溫維佳則專注于研發,從納米銀材料走出實驗室到形成觸控膜產品;再從成品到系列化產品,到市場化,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對此,華科創智選擇的則是穩中求進,厚積薄發。先扎穩技術,再立足市場,最后沖擊海外,實現中國先進技術的國際化領航。
2014年-2015年,用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華科創智推出了可以面向市場的第一代產品;
2016-2017,繼續加大投入,進行產品的持續改進與產品線拓展,僅3年時間里,華科創智投入的研發費用達到了近2億。而盈利甚微。
2018年,華科創智才開始實現盈利,而有了足夠的技術積淀,成長十分迅速。
2019-2021年,華科創智開始拓展海外業務,并在保持國內業務盈利增長的同時,實現了海外業務近50%的營收占比。
大勢逆行者,內外危機下的全球化格局
【華科創智發展歷程】
如果說2017-2018年的快速發展,我們可以理解為“創新技術的紅利”,但我們同樣可以看見,華科創智在2019年-2020年,接連完成了兩輪融資,并成立山東華科創智,2022年,成立兩廠并同時加碼鈣鈦礦太陽能產業。三年疫情,對于華科創智來說,似乎并沒有產生多少影響,反而出現了更猛烈的發展勢頭。
為什么在眾多企業紛紛受限于疫情而陷入發展桎梏之時,華科創智反而能逆流而上,喻東旭給我們揭曉了他的答案:
1)技術賦能:納米銀線技術給產業帶來的創新升級賦能。
2)數字化落地:由于疫情來襲,而出現的線下向線上的數字化發展需求;
3)國際藍海:由于諸多企業紛紛退守國內,而出現的海外“藍海”市場;
第一是核心技術賦能升級。作為一家技術驅動企業,華科創智以技術設計以及材料主導,幫助客戶做品牌升級。
在整體市場困境下,相關產品的需求量降低,但對于技術升級、產品升級、品牌升級的需求,卻從未降低。華科創智通過先進技術賦能,與品牌合作,實現升級。在紅外轉電容的趨勢下,華科創智提供更納米銀線觸控產品。
而且從第一代到第六代產品,華科創智的納米銀技術不斷縮小與其他觸控技術之間的價格差距。與紅外現實之間的價格差距已經降低到15%。
同時,為了滿足更多客戶需求。華科創智基于納米銀線核心技術,華科創智已實現從材料、部件到整機的行業內全球唯一的納米銀超大尺寸全產業鏈布局。可以通過終端配套、代工生產、產品直供三種模式,提供相應的產品。
第二是線上需求市場,隨著形勢所迫,從線下轉到線上,以往的“數字化”暢想必須要進行落地,此時必然會出現一大批包括線上教育、線上辦公等需求市場,且與疫情將加速數字化轉型,實現智慧顯示生態的更快速落地。
在此需求下,除開原有的深沃紫(SURWISE)會議機品牌,華科創智對自己的產品線進行了拓展,踐行“135”戰略,以納米銀作為載體,打造三大產品線,納米銀導電膜,電容屏模組,整機(OTM與自主品牌),進行5項未來技術延展(CPI折疊屏、OLED制備與照明、電致變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生物傳感器)。
其中,在觸控顯示上,中小尺寸,可應用于車載、智能家居、POS機、移動終端、機器人屏、網課機等產品,其中以新能源車載觸控為主要方向;超大尺寸則主要應用于教育市場與會議市場,最大可達到110寸。
萬物互聯時代已經來臨,而觸控顯示將作為萬物互聯數據顯示、傳輸、交互的載體,去成為聯動的核心。
第三是“國際”市場空白——當眾多企業紛紛從海外“撤軍”,必然會留下一片國際市場空白需要填補;
“當大家都朝著一個方向前進的時候,前路必然會是一個少有機會的紅海市場,反之,當大家紛紛選擇后退之時,一定會出現一個空白的藍海市場。”2020年,眾多企業選擇退守國內,華科創智堅持進軍海外市場,取得了“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好結果。
僅僅一年時間,華科創智不僅在國內設立16個辦事處,實現業務覆蓋全國,還將“中華之科技”從中國傳遞到了包括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在內的全球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實現了海外市場50%的利潤占比。
同比各樣的大環境下,華科創智通過“逆向思維”以及核心技術領航,脫穎而出,跑贏了大勢。而這樣的發展,也不僅僅是思維,也在于華科創智掌舵者自身的情懷與格局,讓中華之科學真正走向世界,開創由國內觸控技術引領的智慧未來。
迎風博浪,智慧顯示的無止之境
“當別人恐懼的時候,你要貪婪;當別人貪婪的時候,你要恐懼。”這是喻東旭與一位投資人之間的共識。
而為了培養更多員工的熱情,定位于專業型公司的華科創智,希望每一個員工都能將自己定位于一名創業者,將華科的工作當成一種事業,對此,華科創智2022年開始啟動股權激勵計劃,讓重要的核心員工成為股東,共享公司發展,分享資本紅利。
當疫情當頭,眾多企業紛紛恐懼于形勢,華科創智并沒有選擇跟隨大流,而是選擇主動出擊,去獲取更多的市場與發展。三年時間,人員從近200人增長到近800人,而營收也實現了數倍增長。
疫后時代到來,眾多企業開始蓄勢待發。對于未來的發展,華科創智也充滿自信,開啟開啟騰飛。
在數字經濟的發展之下,企業數字化、數字企業化,依靠數字底座打造數據中心、數字化架構、云端互聯的時代,已經到來,而數字化的的觀看、分析、判斷,離不開觸控交互與顯示技術,小到手機手表,大到家具電器,樓宇汽車,觸控屏都不可或缺,我們所處的行業正在大規模發展。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你的技術能力,只不要你肯干,瞄準方向,突破傳統思維模式,用苦干+巧干開啟高質量發展,就有機會實現快速發展,瞄準方向、找準方向就去拼,愛拼才會贏。如果你還沒有準備好,先積淀自身的實力,不要急著沖出去,等到一切具備,再一鳴驚人。”
“以中華之科學,開創智慧未來”,從實驗室走到市場,從國內走到國外,華科創智一直在踐行著中華科學的智慧創新之路。疫后市場的重啟,將是一聲發令槍,開啟華科創智的騰飛之路。而智慧顯示行業的無止之境,也將持續為生活之美好助力。